2011年6月24日下午15:00,由教务处、国际关系学院和川外模拟联合国团队主办的2011四川外语学院模拟联合国大会(SISUMUN2011)在宏文楼二楼报告厅拉开帷幕。开幕式上,四川外语学院副院长王鲁男,教务处处长祝朝伟,教务处副处长廖峻,国际关系学院院长肖肃、党总支书记刘忠政,大外部主任殷和素,学生处副处长古晶等各院系领导和师生、大会代表约200人出席了会议。 大会首先播放了四川外语学院联合国团队成长历程回顾视频和2011四川外语学院模拟联合国大会议题视频。随后,王鲁男在致辞中热忱欢迎参加此次川外模联的代表们。他说:“在中国,川外是最早举行模拟联合国活动的学校之一。学校一直致力于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具有国际视野的学生。本届模联的焦点是能源安全和水资源问题,希望模联代表们充分发挥,取得优异成绩,将模联精神带到校园和社会,让世界更美好。” 祝朝伟发表讲话指出,模联这样的活动形式为学生们提供了一种认知世界的途径。通过在模联的学习,同学们可以充分了解国际组织是如何解决经济﹑环境、政治冲突以及其他全球性问题的。他同时希望模联代表们在本届模联中有出色的表现。 大会秘书长陈娅表示:“模联是一个展示研究能力、谈判能力、合作能力的舞台。希望各位代表们能在大会中取得好成绩,并通过模联大会,在互动与合作中获得长久的友谊。” 本次大会共邀请了来自校内外不同院系的104位代表、26个观察团成员参加大会。与会代表以“联合国的水生活十年 关键字的中期回顾”和“通过能源多样化实现能源安全”为议题,在亚太经济与社会委员会(ESCAP)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委员会框架下,按照联合国的会议流程对水资源和能源问题进行探讨,商讨可行对策并草拟相关文件。在历时3天的大会中,各国代表从本国利益出发,通过相互间的磋商、谈判、会场发言、自由结盟和撰写文件等形式阐释本国立场,在联合国的框架下寻求共同的解决方案。在代表们激烈的辩论和协商下,大会共产生了三份决议草案,亚太经济与社会委员会“通过能源多样化实现能源安全”决议最终获得通过。 26日下午15:00,大会闭幕式于宏文楼二楼报告厅举行,本届模联圆满落下了帷幕。教务处副处长廖峻首先代表教务处讲话,他特别感谢了国关院各位老师和大会秘书处及主席团、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肯定了各位代表的努力和进步。经过激烈角逐,大会最终评出最佳代表、杰出代表、优秀代表、最佳代表团、杰出代表团、优秀代表团等6个奖项。来自四川外语学院南方翻译学院、国际关系学院、英语学院、西班牙语系等院系的同学荣膺以上奖项。王鲁男、肖肃等为获奖代表和工作人员颁发了奖项。此外,大会观察国中表现突出的观察员被授予贡献奖。同时,此次大会还表彰了在幕后默默工作的优秀工作人员,授予他们最佳服务奖。最后,王鲁男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对本次大会圆满举行表示了热烈的祝贺,肯定了本届模联在形式上的创新,并表示将继续推广模联,使其成为川外的品牌活动。 本届模联大会取得了许多突破。首先,本届模拟联合国大会实现了川外模联历史上最完善的代表培训服务。自本届模联启动以来,主席团成员就先后对代表进行了前后三次培训和两次会议流程的模拟,培训内容之完善、过程之完整、代表反映之热烈都是以往的大会培训所没有的。其次,首次实现了设立多个委员会的突破并增设了观察国席位,本届大会下设亚太经济与社会委员会(ESCAP)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两个委员会,其探讨的能源与资源问题不仅是国际热点问题,更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突破了以往只开设联合国大会(GA)一个委员会的单一形式,探讨的议题更具体,更深入,从而大幅度提高了大会的学术水平。再次,本届模联成功做到了宣传形式的创新。相比往届单一的通知形式,本届大会引进媒体团的形式,开设了新浪博客、人人网主页、新浪微博等多条宣传渠道,不仅及时更新模联的最新动态,更促进了模联参会人员以及关注川外模联的校内外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在大会期间,媒体团还制作了《2011SISUMUN日报》,及时报道开会期间各委员会的最新动态,捕捉会场上的精彩瞬间,这也是本次大会高人气、高评价的原因之一。此外,本届模联还举办了川外模联活动历史上第一次社交晚会(SOCIAL EVENT)。社交晚会是模联日常会议(FORMAL SESSION)的有力补充,为代表们提供了表现个性、展现真我的绝佳平台,更促进了参会人员间的情感交流。 川外模联成立于2003年,如今已成为川外校园内最活跃、最具影响力的学生组织之一。在过去的8年中,川外模联人以其扎实的学术背景,广阔的国际视野,热情、勤奋及对国内外大事的积极思考和关注,取得了骄人成绩。而历届模联人的努力和奋斗也使川外成为中国,尤其是西南地区模联活动的开拓者之一,并通过积极参加国内外各种模拟联合国活动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四川外语学院模拟联合国活动,作为我校外交学专业的实践基地,为同学们将课堂所学的外交学和国际政治等相关知识学以致用提供了绝好平台,同时,面向全校同学开放这个平台,进一步增进了其他专业同学对联合国知识及事务的兴趣和了解,有效地培养了同学们的协作精神,提高了参与者在外交礼仪、语言表达、游说辩论、调查研究、谈判技巧及组织协调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拓宽了国际视野,为我校培养高素质涉外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副院长王鲁男致辞(张亚星摄)
教务处处长、翻译学院院长祝朝伟致辞(张亚星摄)
大会秘书长陈娅致辞(张亚星摄)
全体人员合影留念(张翰翔摄)
社交晚会上同学们活力四射(王茂琦摄)
代表们热烈讨论(王茂琦摄)
勤劳的志愿者在为代表们传递纸条(王茂琦摄)
认真的志愿者在忙碌地工作(王茂琦摄)
忙碌而认真负责的主席团(张亚星摄)
代表们在投票表决(赵悦摄) 教务处 国关院 模联团队联合供稿 撰稿人 陈娅 代振莹 王娜 张泽雯 曹晓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