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23-05-29

为庆祝“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国际茶日”到来之际多哥洛美大学孔子学院携手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青岛市崂山区人民政府,于 5 月 22 日隆重举办“茶和天下·雅集——青岛有礼”文化交流活动。活动内涵丰富,题材多样,为来宾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视听盛宴。本次活动分为上午和下午两场。

上午场是在孔院礼堂举行的中国茶文化讲解和体验,洛美大学第一副校长巴塔维拉、洛美大学国际处处长茨贝、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访多代表团、贝宁阿博美卡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赵华修、洛美大学孔子学院中外方院长朱玉珊、艾布多以及孔院师生共计100余人参加了上午的活动。

洛大孔院艾布多院长在致辞中对青岛访问团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感谢他们不远万里带来的中国茶叶和茶文化,他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聆听、积极参与活动,亲身感受中国茶文化所独有的魅力。

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隋邦儒表示非常高兴以茶为媒开展青岛与多哥文化交流,通过“茶和天下·雅集——青岛有礼”向多哥朋友介绍青岛,热情欢迎大家前来旅游和访问。

青岛市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崂山茶文化“非遗”传承人匡新现场讲述中国茶文化的历史源流和演变,他向大家详细介绍了备器、备水、赏茶、温杯、投茶、冲泡、出汤、斟茶等品茶的八大步骤,重点讲解和展示了青岛绿茶——崂山龙须的冲泡技艺。

匡新先生讲解和展示结束后,现场观众就中国茶品的挑选、饮茶的益处和时间以及中多两国人民的饮茶习惯等方面提出了问题,匡新先生对这些问题一一做了解答,现场气氛活跃,热闹非凡。

活动还设置了品茗环节,让孔院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中国茶文化的魅力。孔院老师们现场展示茶艺,红茶、绿茶、白茶、花茶、大麦茶……各种茶品在老师们行云流水的操作下很快入杯,同学们拿起茶杯,细细品味,芬芳甘冽,如兰在舌,茶香绵远悠长,让人顿生意犹未尽之感,大家纷纷为中国茶独特的口味竖起了大拇指。

为了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孔院武术班的学生特地为大家展示了最近学习的“五步拳”等中国武术,刚柔相济、张弛有度的表演赢得了现场观众热烈的掌声。

七弦为益友,洞箫为知音,当天下午,一场融合了抚琴、吹箫、品茗、吟唱国风雅集在几内亚湾非洲国际艺术博物馆隆重举行,是为此次“茶和天下·雅集——青岛有礼”活动的下午场。

中国驻多哥大使馆参赞李源、中国驻贝宁文化中心主任魏军、多哥议员纳比托郭-伊诺尚、多哥博物馆协会主席,博物馆馆长桑达-纳贝得、多哥博物馆协会秘书长伊诺萨-摩莫尼、多中友协副会长阿博夫人、洛美法国国际学校副校长娜塔丽-芭瑞索、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访多代表团、贝宁阿博美卡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赵华修、中国援多医疗队以及洛美大学孔子学院师生代表共计60余人出席了下午的活动。

在博物馆谢燕申馆长开场致辞后,活动正式拉开帷幕。首先是孔院学生带来的彩带舞龙表演,色彩鲜艳的“彩带龙”在空中活灵活现,摇曳多姿,时而上下翻飞,时而辗转盘旋,精湛的表演引得大家阵阵喝彩。随后,非洲舞团为嘉宾们表演了一段自由奔放、独具当地特色的非洲舞,热烈劲爆的舞蹈配合着高亢明快的非洲鼓声,让人想置身其中,跟着节奏一起律动。

接下来就是本次活动的“重头戏”:“茶和天下·雅集”部分,“雅集”,是中国古代文人雅士日常文化生活的一种常见形式,历史悠久。为配合此次活动,孔院老师特地编排了古乐曲《棠棣之花》,融抚琴、吹箫、吟唱等古人雅事于一体,使现场观众真切的感受到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也更深刻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是中国文化的使者,也是东西方友谊的传递者,期待不久的将来,中国的茶文化可以在世界范围内开枝散叶,香飘万家。

/文:洛大孔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