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下午,吉尔吉斯斯坦国立技术大学校长齐纳尔·阿桑别科娃与比什凯克国立大学负责人乌兰·塔加塔罗夫到访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就推进校际合作、留学生培养及中文教育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徐新鹏、中国语言文化学院党总支书记薛红参加交流活动。双方围绕来华留学项目、学术交流机制及中文培训合作等达成多项共识。
会谈中,三两校代表重点探讨了三大合作方向。一是来华留学项目:推动吉尔吉斯斯坦两所高校学生赴川外学习交流,优先支持中文教育及国际经贸领域人才联合培养;二是开展“中文+”特色教育:依托我校中国语言文化学院资源,为吉方学生定制“中文+职业技能”课程,助力中资企业本土化发展;三是探索校际合作:推动学分互认、教师互访及联合科研。
吉尔吉斯斯坦两校与川外在人文与技术领域的互补性为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三方共同期待通过互设文化周等活动,进一步促进青年教工和学生交流互动。同时依托中文培训项目推动吉国本土中文师资培养,助力中吉经贸合作可持续发展。此次交流为落实中国-中亚峰会教育合作倡议注入新动能,吉方两所高校计划与川外尽快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书写“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的新篇章。
比什凯克国立大学:中亚人文教育标杆
作为吉尔吉斯斯坦排名前三的综合性大学,比什凯克国立大学(前身为1979年成立的比什凯克人文大学)以人文社科见长,下设吉中系、东方学与国际关系系等7大学院,现有在校生1.5万余人。该校曾为苏联国立外国语大学,培养了大批外交与语言人才,并于2019年正式更名。作为首批中国教育部认证的吉国公立高校,其“吉尔吉斯斯坦-中国系”已成为中亚地区中文教育与汉学研究的重要平台。
吉尔吉斯斯坦国立技术大学:工程教育的区域引领者
成立于1954年的国立技术大学(原拉扎科夫国立技术大学)是中亚地区技术类人才培养重镇,拥有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绿色建筑等优势学科,在校生约1.9万人。该校与俄罗斯鲍曼理工大学等20余所国际高校建立合作,并于2022年与中国西北大学启动电子商务“2+2”双学位项目,学生前两年在华学习理论,后两年赴吉完成实践模块,凸显“应用型人才贯通培养”特色。